陆丰“百千万工程”:绘就山海之城新图景

元描述: 陆丰市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以产业兴旺、城乡融合、保障民生为抓手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绘就山海之城新图景。本文将详细介绍陆丰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成果,包括农业产业发展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、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具体举措。

引言:

自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以来,陆丰市各个镇村在全面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中你追我赶,奋勇争先,展现出新气象,共同绘就一幅独具陆丰特色的“百千万工程”图景,全力开创陆丰现代化新局面。

“百千万工程”是广东省委、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,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。陆丰市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农业大市和沿海城市,积极响应省委、省政府号召,将“百千万工程”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,认真贯彻落实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产业兴旺:夯实经济基础

陆丰市坚持以产业兴旺为根本,立足自身资源优势,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,打造特色农业品牌,壮大县域经济。

农业产业升级:从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到“一键下单”

以前,农民种地是面朝黄土背朝天,在挥汗如雨中辛劳半生。如今,在陆丰市城东街道高美村,农户通过“粤农服”平台一键下单,便有托管组织派出专业人员和机械开展作业,两天时间就能轻松完成100亩地的插秧工作,不仅可以解脱人力,还能实现增产增收。

这只是陆丰农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陆丰立足资源禀赋,甘薯、黄牛、丝苗米、红米、黑米等优势农产品大放异彩,正形成一个个颇具竞争力的产业链条。

打造农业品牌:从“一颗颗”到“一片片”

陆丰市以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为抓手,发展基地农业品牌农业,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,大力发展“一村一品”“一镇一业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有国家级产业园1个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、市级产业园1个以及县级产业园3个;创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、省级名牌产品9个、市级农业品牌27个,“一村一品”专业村68个,初步构建了“一县多园、一镇一业、一村一品”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体系。

海洋牧场:从“深海”到“金饭碗”

日前,全球首个抗台风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——“伏羲一号”平稳运抵陆丰市碣石镇后湖风电场水域,并完成投放安装。“伏羲一号”创新应用了抗台风、防撞击、强防腐的巨型海洋牧场养殖网箱结构设计建造新技术,能直面17级台风。项目建成后,预计年产优质海水鱼900吨,年产值约5400万元。

城乡融合:赋能区域协调发展

陆丰市坚持以城乡融合为抓手,统筹城乡发展,优化城乡建设,提升城乡环境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

基础设施提能:从“凹凸不平”到“规划如一”

曾经凹凸不平的路面如今焕然一新,规划如一的充电桩取代了“飞线充电”,设施更新了,环境更美了,群众满意度更强了……这是位于陆丰市东海镇上的部分老旧小区最近发生的变化。

以基础设施提能为抓手,陆丰在优化城乡建设上一直在行动。一方面,统筹做好县域布局规划,持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,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,启动“三六九墟”项目建设,不断推动县城扩容提质。总投资2.39亿元的陆丰市东海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(一标段)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68%。

教育设施完善:从“资源匮乏”到“优质均衡”

另一方面,陆丰在优化城乡教育设施方面也做足文章,投资1.83亿元加快实施龙山中学新校区二期、林启恩纪念中学现代化综合大楼等高中建设项目。

美丽乡村建设:从“荒芜”到“生机”

今年4月以来,在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,金厢镇十二岗村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地渐渐转为低碳公园和海防公园。荒芜消失了,生机回来了;杂乱差消失了,美丽回来了。

今年以来,陆丰推进圩镇提质,完成10个镇街规划初稿编制,已建成147个“七个一”项目。持续完善片区和重要节点规划设计,全力推进“魅力滨河”“浪漫海湾”示范片区建设。目前,共梳理近期项目9个,总投资8.58亿元,目前已开工项目6个。

人居环境改善:从“脏乱差”到“美观舒适”

走进陆丰各镇村,总能邂逅美丽乡村新图景。在城东镇水墘村,以前成片的芦苇荡和盐渍化严重的土地,经过开垦和改造成功转变为地势平坦、土质肥沃、水源充足的水田;在碣石镇灶背村,通过拆除危房和整理土地,荒地变成了良田,种上了农作物。

深入推进“明珠一号”攻坚行动,突出抓好人居环境整治,陆丰开展多轮城乡大清洁行动。完成农村“赤膊房”美化126栋、202个行政村厕所改造提升,清理垃圾、淤泥、障碍物等19316吨,示范片区内完成农房微改造119栋、支路硬化69.73公里;完成“三线”整治任务1784处,其中示范片区内334处。

保障民生:办好实事解民忧

陆丰市坚持以保障民生为目标,不断提升群众生活水平,增强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基层治理:从“矛盾激化”到“和谐共处”

“民情地图”让村情民意全知晓,“善美村居”让群众需求有人管,“全科网格员”化解邻里矛盾纠纷。

做好基层善治,持续开展基层纠纷化解专项行动,提升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,让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可持续、更有保障,是陆丰做好民生工作的关键一环。

就业保障:从“求职难”到“创业兴”

陆丰还充分运用3.0版“促进就业九条”和就业补贴政策“直补快办”等稳就业促就业政策工具箱,今年以来,已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432.4万元,惠及1225人次,千方百计稳就业扩就业。

集体经济发展:从“沉睡”到“焕发新机”

在城东街道上陈村,两年前耕地以“股票田”形式进行流转,让沉睡了20多年的耕地重新焕发生机,很多村民的“钱袋子”鼓起来了,生活越来越好了。

如今,随着“股票田”面积不断扩大,上陈村发展起甘薯种植业和特色水产养殖业,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,还增加了100多个就业岗位。

绿美生态建设:从“灰蒙蒙”到“绿意盎然”

为让群众的满意度再上一个台阶,陆丰还聚焦重点推进绿美提档建设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总抓手,陆丰深入开展“七大行动”,建成“千村千园”338个、“百街百景”46个,完成“五道”可视范围内坟墓绿化遮蔽1785穴。

此外,陆丰还坚持全民参与绿美建设,坚持以“党建红”引领“乡村绿”,创建23个绿美机关、24个绿美工厂、33个绿美校园,完成585亩历史遗留矿山生态自然修复工作。深入开展“一月一主题”绿美生态建设行动,今年以来,共组织1400场植树活动、发动3.48万人次,种植乔木38.03万株,全面掀起植树造林和城乡绿化新热潮。

关键词: 百千万工程,乡村振兴,产业兴旺,城乡融合,保障民生,陆丰,广东

常见问题解答:

1. 陆丰市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的总体目标是什么?

陆丰市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总体目标是,以产业兴旺、城乡融合、保障民生为抓手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努力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目标,绘就山海之城新图景。

2. 陆丰市在产业兴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?

陆丰市在产业兴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主要体现在:一是农业产业升级,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,实现了增产增收;二是打造农业品牌,形成了“一县多园、一镇一业、一村一品”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体系;三是海洋牧场发展势头强劲,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。

3. 陆丰市在城乡融合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?

陆丰市在城乡融合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主要包括:一是优化城乡建设,改善城乡基础设施,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;二是完善城乡教育设施,提升教育水平;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改善人居环境,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。

4. 陆丰市在保障民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?

陆丰市在保障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主要体现在:一是加强基层治理,提升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;二是稳就业扩就业,保障群众就业权益;三是发展集体经济,增加村民收入;四是推进绿美生态建设,改善生态环境,提升群众生活质量。

5. 陆丰市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取得了哪些成效?

陆丰市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,主要体现在:一是农业产业发展取得突破,农业增产农民增收;二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,人居环境明显改善;三是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升,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明显增强。

6. 陆丰市未来将如何继续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?

陆丰市将继续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坚持以产业兴旺、城乡融合、保障民生为抓手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。未来,陆丰市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,打造乡村旅游品牌,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体系,提升群众生活水平,努力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目标,绘就山海之城新图景。

结论:

陆丰市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施,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。陆丰市将继续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以产业兴旺、城乡融合、保障民生为抓手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努力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目标,绘就山海之城新图景。

注: 以上内容为AI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伪原创,并加入了更多细节和信息,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信息量。同时,文章中也使用了更人性化的语言风格,并包含了常见问题解答和结论,以提高文章的实用性和可读性。